拼多多一万元原始股分多钱?
拼多多原始股的价格是19美元/股。拼多多2018年7月26日在纳斯达克上市,拼多多发行价为19美元/ADS,开盘价为26.70美元/ADS;此前的招股书显示,拼多多共计发行85,600,000股美国存托股票(ADS),融资18.7亿美元。有接近拼多多项目的市场人士表示,拼多多本次美股IPO认购火爆,目前已经超募20倍,拼多多有权行使提价20%的权利,也就是把每ADS定价调整至22.8美元。然而黄峥坚持以19美元定价。
拼多多的原始股是一股19美元,也就是人民币123.73元,1万元大概可以买80股。
拼多多财报后股价跳水,暴露了哪些问题? 拼多多股价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中环闲聊
这个四月,大家对上海的新闻都是格外关注,疫情下物资配送问题成为当务之急。有的小区可能受到组织关怀,有的小区历经灾难几乎扛不住了,这个是靠运气还是靠财气,就众说纷纭了。
美团的副总裁分析了关于买菜难的几个因素:
一方面,是供应链的问题。菜送到居民手里,需要经过大仓、前置仓、骑手三大环节。在大仓和前置仓环节里面,如果一个员工确诊,整个仓里面几百人就全都要隔离了,成了最大的堵点。最后一公里的骑手,则是给封控在社区或者酒店里。
另一方面,核酸检测的效率过低。缺少分类管理和优先处理,政策上是48小时内的核酸检测结果才能上岗,然而外卖骑手不能优先处理,很多都是过了48小时才能拿到核酸检测报告,黄花菜都凉了。
大家觉得不起眼地送个菜的事儿,现在看来,还真的是一点都不简单。如果居委会、公务员不能很好地支持保障美团、叮咚、盒马、拼多多的队伍,不能配合好贸易市场的力量,想做到全员线上买菜、居家抗疫,确实挺难的。
接下来说说资本市场上的事儿。
阿里、京东和拼多多财报都出了,目前看来是都不太好过,面临着流量焦虑和动荡不安,从去年开始还遭遇了多家机构减持或清仓。当然,这和大环境有关,和商业逻辑也有关。
电商三巨头在去年都出现了活跃用户增速放缓的情况。多年的开垦与下沉之后,中国电商市场几乎开发完毕,2021年年底国内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超过8.4亿,占了网民整体的八成以上。这个数字想再有更大地突破,恐怕非一朝一夕可为之。
其中,拼多多的月活增长出现了急刹车,颓势更加严重。引爆下沉市场这个概念后,阿里和京东也都轮番发力,瞄准下沉市场的淘特和惊喜成效显著,为用户增长做出巨大贡献,拼多多不再独占野蛮发展红利期。根据财报,拼多多的月活用户数在去年第四季度虽实现1.9%的同比增幅,但环比下降1.1%。全年活跃买家8.69亿,环比增幅仅为0.2%,说明用户数外延扩张摸到了天花板,未来发展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在黄峥时代施行的百亿补贴,这样一个曾经一度成为各个电商平台模仿的举措,正在退出历史舞台。“砍一刀”这个曾帮拼多多拉新的利器,因为“砍不到”,让不少消费者彻底失望,广受诟病,导致拼多多逐渐缺乏创新力和用户信任。
拼多多当前面临的其他问题:
第一、农产品大旗不好抗。拼多多是靠生鲜农产品起家,做大了用户盘,但是在生鲜农产品领域,准入门槛过低,没有什么品牌和稀缺性,竞争者络绎不绝,消费者也没有什么忠诚度,哪里便宜就去哪买。
直播带货的快手和抖音正以可怕的增长速度渗透拼多多的用户群体,主要也是由于其流量比拼多多要大,直播的售卖方式对于非标品的价值很高。拼多多想要做好产地端的整合与农业数字化,构建出竞争门槛,还需时日。
第二、“最后一公里”履约成本上涨。生鲜农产品本身毛利很低,点对点农产品电商交易十分依赖低价的物流快递,人力成本上升将加大履约成本。升级最后一公里的履约模型,或许还需要更多地投入。
第三、多元化扩张的压力不小。众多强大竞争对手狙击,想实现跨品类多元化扩张发展,需要强大的闭环物流支持,很可能陷入投入多但回报少的局面。而拼多多本身的业务方式恐怕也难以应对适应性不足的挑战。
停止烧钱的流量之王,出现了严重的饥渴症。未来的拼多多能否将商业主体建立在实实在在的价值供给与能力建设之上,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