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不会拍?不知道如何在抖音变现赚钱?这里是专业的抖音培训课程基地!上百个专业的抖音教程教你快速变现
!:点击直达
马云创立阿里初期故事?
1982年参加高考,数学只得了一分,马云充满了挫败感,之后他跟表弟到一家酒店应聘服务生,结果表弟被录用,自己惨遭拒绝,老板给出的理由是马云又瘦又矮,长相不好。后来马云做过秘书、搬运工人。父亲马来法见他意志消沉,让他蹬三轮给杂志社送书。1983年马云第二次参加高考,再次落榜,数学提高到了19分。马云的父母劝他死了上大学的心,好好学门手艺,之后马云又开始骑着那辆破旧的自行车,穿梭于杭州的大街小巷。1984年,马云不顾家人的极力反对第三次参加高考,这次数学考了89分,但总分离本科线还差5分。由于英语专业招生指标未满,部分英语优异者获得升本机会,马云被杭州师范学院破格升入外语本科专业。大学考了三回;当年找工作被拒绝了三十多次,去肯德基应聘,24个人收下了23个,他就是被刷下来的那一个,读到这里,大家也许都明白正如马云所说,自己很平凡。谈及他的学习、工作、生活,都是很坎坷,但是人生就是这样,人往往在坎坷的道路上才会一步一个脚印的努力往前走!阿里巴巴名字的起源这个名字对大家而言并不陌生,在淘宝和阿里巴巴进入大部分人的生活之前,阿里巴巴是一个只存在于故事里的名字。我也是因为知道淘宝才知道阿里巴巴这个公司名。没错,“阿里巴巴”的名字正是源于《一千零一夜》里的《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的故事。但不少人都误以为“阿里巴巴”被选定为公司名是因为那句“阿里巴巴是个快乐的青年”,其实并不是。马云相中“阿里巴巴”的最主要原因是——它为人熟知,闻名世界,universal appeal,globally known。记者媒体采访他这样说经常有海外媒体问马云:“能有今天,你靠的是什么?”马云回答说:“是高速发展的中国造就了我和阿里巴巴。”近日,一段马云在韩国的访谈节目播放,节目中,提问者问马云这辈子有没有后悔的事情? 马云沉默了一会回答这位提问者:“许多事我都后悔万分,我后悔终日忙工作,根本没时间陪家人,有时我会哭,但并不是因为一般的什么事,要是能再活一次,我觉得不会再这样了。”马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被问到:“但如果你们俩的事业发生冲突,谁的牺牲大一些?“当然还是她了。”马云脱口而出,“她对我的帮助是全方位的,无论事业上还是生活上,都是全力的理解和支持。”
1995年是互联网的元年,也是马云的转折点。这一年,他因为一些机会出国看互联网。他认为互联网将是未来影响世界的关键技术,于是决定在这方面创业,“中国黄页”诞生了。中国黄页收集了大量的公司信息,让用户查找公司相关信息更加方便。但由于融资问题,中国黄页被杭州电信投资后,马云失去了主导权,最终决定离开中国黄页。
大家来分享自己的创业故事? 淘宝创业故事
讲讲大学生电商创业那些事。
最近各种关于「今年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形势」的新闻信息铺天盖地。大学生又要开始在「深造」、「创业」、「择业」中举棋不定。
我接触过很多创业者,特别是在淘宝上做电商的创业者,有大学里的天之骄子,也有高中都没有毕业的底层草根;有传统行业的精英人士,也有什么都不缺的富二代和官二代。他们有人做得比较成功,一个淘宝小店一年做到三五个亿的销售额;也有人做得不成功,两年亏掉上千万最后破产转行。这几年,有不少创业者(大多是淘宝卖家)经常跟我分享他们的创业经历,包括他们的喜悦和心酸,成败得失,让我感触颇多。加上最近很多大学生就业和创业的留言,于是我有写这系列文章的念头。
虽然我很不希望做人生导师,不是不喜欢,是怕耽误别人,但这只是一个称呼而已。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哈姆雷特,每个读者眼中也都有一个鬼脚七,我控制不了别人怎么想,也不想控制。
为了写好这篇文章,我特地详细整理了一些以前的记录,还认真采访了一位正在创业的朋友,因为我觉得她的经历很合适做分享,她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应该是很多想要去创业的大学生都会遇到,她的名字是小 M(没办法,她不让我公布她的名字)。
小 M 从小很聪明,毕业于天津医科大学,主修预防医学专业,法学双学位。在旁人眼里医学和法学属于专业性较强的专业,本应该循规蹈矩地从事专业领域内的相关工作,而且社会地位高、收入不菲。但她却在大学二年级的时候开了一家淘宝店铺,大学四年级的时候成立了第一家公司。他们医科大学本科念五年,大学毕业后,她成立了现在的公司,从事电商服务商行业,到现在已经三年多了。
做了这些工作,我就开始写这系列的文章了。为了不误导更多的人,我把对象定位在大学生,行业定位在电商,至少这两个定位我都有经历,还比较熟悉。我相信,读完这个系列的文章,有的大学生会放弃创业想法,也有的大学生会勇敢去创业。没关系,这都是他们自己的决定。
很多专家建议大学生不要创业,因为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不适合创业。他们说的是对的,绝大部分大学生根本不了解创业意味着什么,不合适创业;也有一些专家鼓励大学生创业,创立微软的比尔·盖茨、创立 Facebook 的扎克伯格,都是念大学的时候创业,他们创业很成功。他们说的也是对的,大学里也有很优秀的学生,他们适合创业。
我不鼓励也不反对大学生创业。理由很简单,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不了解他们的背景、潜力和能力,任何建议的对与错和抛硬币的概率是一样的。我能做的是,把我了解的这个行业告诉大家,把我的一些所见所闻告诉大家,把我的一些思考告诉大家。最后如何做,需要自己做决定。
现在大学生本科毕业,大约在 22 岁,研究生毕业大约在 25 岁。正是青春年华,是什么都不应该怕的时代。上次听「逻辑思维」的罗振宇老师说把人的一生比喻成一天,我觉得很有道理。如果把人的一生当成一天, 25 岁顶多是过了 1/3,也就是说早上 8 点钟左右。做什么事情都不用担心,大不了再来。我经常安慰自己,我今年 36 岁,如果能活 80 岁,我还不到中午 12 点呢,正是如日中天光芒四射的年纪。
有人创业成功,有人创业失败。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成功,但成功是什么?在我们不去问这个问题时,通常会把它定义为赚多少钱。就像我们之前说一个卖家成功,是因为他销售额达到几个亿,一个人失败了,因为亏欠而破产了。但我们仔细思考这个问题时,成功就包含更多了,身体健康,家人幸福,朋友很多,有不错的事业……
但成功不应该是我们人生追求的目标,我之前在文章中说:
人生就是一场经历。既然是经历,就没有对错,没有美丑,没有善恶,没有好坏,也没有成功和失败。
创业还是就业?如果我们当成一场经历,不是一定要追求成功的话,就没有那么纠结了。
或许有人会很鄙视地说,不追求成功我瞎折腾什么?确实,没有人会为了失败去做一件事情。但不追求成功,不代表不会成功;不追求赚钱,不代表不会赚钱;不追求影响力,不代表不会有影响力。如果还想不清楚,就去看看我之前的 224 号文章《老子智慧·为而不争》。
我们还是现实一点,仔细分析一下我们为什么要创业吧。
这是每一个想创业者都必须思考的。先说小 M,她做淘宝是机缘巧合,因为她爱淘宝购物,喜欢钻研。她说她家里条件也凑合没太大经济压力,创业的目的是想在电商服务行业折腾出来一摊子事儿,因为她喜欢淘宝,喜欢在上面折腾。相同的问题,我问过很多正在创业过程中的朋友:有人
为了赚大钱,有人为了自由,有人为了梦想,也有人是为了证明自己……
1.赚钱
无论我们是否承认,以赚钱为目的的创业者还是很多。记得有一次看「非你莫属」中一个求职者说自己原来创业,最后迫于很大的生活压力不干了,当时张绍刚很惊讶地问了一句「老板不是都很赚钱吗?」
这个问题说起来可能有点可笑,但却充满了创业者的辛酸。只有当创业者成功了,他的故事才有那么一点点的励志的意义,乔布斯的「苹果」起初在车库办公、马云的「中国黄页」被很多人当为骗子、马化腾曾经缺钱想把「QQ」卖掉……他们公司现在都赚钱了,而且赚了很多钱。但容易被人忽视的是这些公司在创业过程中的很长一个阶段是没有钱赚的,而且不会赚钱的;更容易被忽视的是,还有数以万计的创业者失败了,他们的公司消失了,虽然他们也曾在车库办公,他们也曾被当成骗子,他们也曾想把自己的产品卖掉。
没有人统计过,应该 90% 以上的创业者都是失败了。平均来看,创业其实是最不可能赚钱的选择。
如果创业的目的是为了赚钱,我建议大学生毕业后还是踏踏实实去找份工作吧。像唐骏一样做个「打工皇帝」挺好的,或者像鬼脚七这样也不错,至少不愁吃喝,还可以有点小文艺。不要为了赚钱而考虑创业,因为创业会有你想象不到的各种苦,后面会提到。
2.理想
说理想,有点大,如果说兴趣或者会更合适一些。如果是因为兴趣而创业,我建议要坚持下去,不要轻易放弃。小 M 说读我之前提到的《为而不争》很有感触,读了很多遍,每次读都有新的感悟。大家不妨也读读。
如果把我做自媒体也当成创业的话,写文章就是我的兴趣。我每天写一篇文章,遇到的困难和阻力也不小,时间不够,素材不够,工作很忙,家里很多事情,还有一些人造谣中伤。我说我都已经 36 岁了,我好不容易有写文章的兴趣,我为什么不坚持呢?遇到困难我也要坚持,除非我哪天真的不喜欢写文章了。最后是否能赚到钱,我不去想,如果坚持下去以后一定很容易能赚到钱的。现在只有 20 万「鬼友」,就有不少人给我捐赠来支持我写作,如果哪天我有 100 万的「鬼友」,想赚钱还不更容易吗?
如果是因为有兴趣,而且有不缺盈利的方法,加上你评估自己的能力也差不多,我觉得没有必要害怕,完全可以去创业。如果侥幸赚到钱了,那当然好。即使没有成功,也没有关系,因为就是一场经历,至少努力过。说得再俗一点,至少让你爽了一把。
「爽了一把」,其实一点也不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