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不会拍?不知道如何在抖音变现赚钱?这里是专业的抖音培训课程基地!上百个专业的抖音教程教你快速变现
!:点击直达
周杰伦专辑时间顺序?
1、《Jay》发行时间:2000年11月6日。《Jay》是歌手周杰伦的首张音乐专辑,由周杰伦制作、作曲,方文山、徐若瑄等人作词,收录了10首歌曲。2、《范特西》发行时间:2001年9月14日。《范特西》音乐上延续了周氏风格,内容上融入了专属于少年的黑暗和文艺、苦闷和温柔。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是,《忍者》这首歌,最初其实是写给张惠妹的。3、《八度空间》发行时间:2002年7月19日。周杰伦用旋律讲述青春的迷茫和困惑,而且还用关注社会议题以及人的内心,创作出了《最后的战役》这类反战歌曲以及《半岛铁盒》这首朦胧派神曲。4、《叶惠美》发行时间:2003年7月31日。这是一张以周杰伦妈妈的名字来命名的专辑。《以父之名》日后成为了资深杰迷心中难以超越的经典。此外,另一个分水岭意义便在于《东风破》的诞生,开启了周氏“中国风”。5、《七里香》发行时间:2004年8月3日。《七里香》代表了那年夏天,也成了周杰伦所有专辑中销量数一数二的高传唱之作。6、《十一月的萧邦》发行时间:2005年11月1日。这是周杰伦第一次公开承认恋情的时间点,此时深受狗仔的困扰,在《十一月的萧邦》中,他用《四面楚歌》狠狠地骂了狗仔一顿。7、《依然范特西》发行时间:2006年9月5日。发声方式变得“清晰”了,尤其是《菊花台》、与费玉清合作的《千里之外》;《爸,我回来了》里反对家暴的叛逆小子也长成《听妈妈的话》的励志偶像。8、《我很忙》发行时间:2007年11月2日。11月2日,周董发行自立门户后的这张《我很忙》,首支单曲《牛仔很忙》首次尝试了美式乡村风格,也一语道出了他彼时的状态。9、《魔杰座》发行时间:2008年10月14日。在这张专辑里,可以听到一个更幽默且自信的周杰伦,他还开始在电视上变魔术。也许是察觉到了对周董的多年亏欠,金曲奖在2009年终于把“最佳国语男歌手”颁给了他。10、《跨时代》发行时间:2010年5月18日。出道十年,十张专辑。十年的打拼,华语娱乐圈的太多焦点都放在了周董的身上,一举一动都成了新闻、话题。幸好,周董够看得开,写了首《超人不会飞》来总结这些年的点点滴滴。
顺序 第一张 Jay 2000第二张 范特西 2001第三张 八度空间 2002第四张 叶惠美 2003第五张 七里香 2004第六张 十一月的肖邦 2005第七张 依然范特西 2006第八张 我很忙 2007第九张 摩杰座 2008第十张 跨时代 2010第十一张 惊叹号 2011第12张 十二新作 2012第13张 哎吆,不错哦 2014第14张 周杰伦的床边故事 2016
周杰伦专辑时间顺序?
1、《Jay》发行时间:2000年11月6日。《Jay》是歌手周杰伦的首张音乐专辑,由周杰伦制作、作曲,方文山、徐若瑄等人作词,收录了10首歌曲。2、《范特西》发行时间:2001年9月14日。《范特西》音乐上延续了周氏风格,内容上融入了专属于少年的黑暗和文艺、苦闷和温柔。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是,《忍者》这首歌,最初其实是写给张惠妹的。3、《八度空间》发行时间:2002年7月19日。周杰伦用旋律讲述青春的迷茫和困惑,而且还用关注社会议题以及人的内心,创作出了《最后的战役》这类反战歌曲以及《半岛铁盒》这首朦胧派神曲。4、《叶惠美》发行时间:2003年7月31日。这是一张以周杰伦妈妈的名字来命名的专辑。《以父之名》日后成为了资深杰迷心中难以超越的经典。此外,另一个分水岭意义便在于《东风破》的诞生,开启了周氏“中国风”。5、《七里香》发行时间:2004年8月3日。《七里香》代表了那年夏天,也成了周杰伦所有专辑中销量数一数二的高传唱之作。6、《十一月的萧邦》发行时间:2005年11月1日。这是周杰伦第一次公开承认恋情的时间点,此时深受狗仔的困扰,在《十一月的萧邦》中,他用《四面楚歌》狠狠地骂了狗仔一顿。7、《依然范特西》发行时间:2006年9月5日。发声方式变得“清晰”了,尤其是《菊花台》、与费玉清合作的《千里之外》;《爸,我回来了》里反对家暴的叛逆小子也长成《听妈妈的话》的励志偶像。8、《我很忙》发行时间:2007年11月2日。11月2日,周董发行自立门户后的这张《我很忙》,首支单曲《牛仔很忙》首次尝试了美式乡村风格,也一语道出了他彼时的状态。9、《魔杰座》发行时间:2008年10月14日。在这张专辑里,可以听到一个更幽默且自信的周杰伦,他还开始在电视上变魔术。也许是察觉到了对周董的多年亏欠,金曲奖在2009年终于把“最佳国语男歌手”颁给了他。10、《跨时代》发行时间:2010年5月18日。出道十年,十张专辑。十年的打拼,华语娱乐圈的太多焦点都放在了周董的身上,一举一动都成了新闻、话题。幸好,周董够看得开,写了首《超人不会飞》来总结这些年的点点滴滴。
顺序 第一张 Jay 2000第二张 范特西 2001第三张 八度空间 2002第四张 叶惠美 2003第五张 七里香 2004第六张 十一月的肖邦 2005第七张 依然范特西 2006第八张 我很忙 2007第九张 摩杰座 2008第十张 跨时代 2010第十一张 惊叹号 2011第12张 十二新作 2012第13张 哎吆,不错哦 2014第14张 周杰伦的床边故事 2016
周杰伦专辑顺序?
周杰伦代表了一个时代青春呀!出了好多首专辑,顺序大概如下:一、同名专辑《JAY》2000年11月07日。二、《范特西》2001年09月18日。三、《八度空间》2002年07月19日。四、《叶惠美》2003年07月31日 。五、《七里香》2004年08月03日。六、《十一月的萧邦》2005年11月01日。七、《依然范特西》2006年9月5日。八、《我很忙》2007年11月01日。九、《魔杰座》2008年10月14日。十、其他专辑:《寻找周杰伦》、《黄金甲》、《霍元甲》、《不能说的秘密》、《大灌篮》。
如果把周杰伦的专辑做一个排名,会是什么顺序? 周杰伦专辑顺序
按照个人认为的专辑质量,给周杰伦的专辑做一个排序:
(14张专辑经过特定算法生成量化分,量化分加起来总分是100)
No.1、《范特西》(2001年9月20日)
量化分9.37
这张专辑是大家公认周杰伦最牛X的一张专辑,与陶喆的《黑色柳丁》和王力宏的《不可思议》被誉为三大神专。这张专辑的第一首《爱在西元前》是一首开创性的情歌,要知道2001年,乃至现在的情歌都是“你知不知道我爱你”的诉苦形式或者“我爱你我想你啦啦啦啦啦啦啦”的疯狂表白形式,很少有像“Without you I have no love,没有结果的算不算爱情,没有爱情的算不算曾经”的高逼格感,更别提“就是开不了口让她知道”的这种艺术美学了;第二首《爸,我回来了》竟然开创性地以家暴为主题,反应了家庭暴力的社会现象;《简单爱》、《开不了口》、《对不起》、《安静》其余的四首情歌,在歌词方面虽然有些平庸,但是如果这些歌曲都不是周杰伦专辑里的歌曲,那么这四首歌首首都能成为其他人专辑质感最好的歌;《忍者》和《双截棍》这两首歌以全Rap的形式,奠定了这两首快歌成为经典的基础,也让杰伦在大陆知名度很高,要知道《范特西》2001年一经发行,周杰伦在大陆就很火了。《上海一九四三》和《威廉古堡》这两首歌,由于专辑的好歌曲太多,竟然和《对不起》这首神曲一起被埋没了。这两首歌里,方文山写的词都特别好,不像后期方文山给防弹少年团以及后来的周杰伦填词,像喝了假酒一样,让人质疑这到底是不是方文山写的词,可能方文山给防弹写词就是凸显他曲线救国,抗韩斗士的英雄形象吧。这张10首歌的专辑里,《双截棍》竟然排在了第9首作为压轴!总体来说,这张专辑虽然不到40分钟,但是却缔造了华语乐坛史上的传奇,让你听完,你都不敢相信这些歌都来自2001年。
No.2 《叶惠美》(2003年7月31日)
量化分9.12
可以说是周董比较可惜的一张专辑,因为好歌这么多,对于大众来说,却只能记住一首东风破。东风破确实无疑是一首好歌,甚至在我看来是周氏中国风的巅峰之作。这里的歌曲首首都很牛逼,比如封神的《以父之名》,代表很多人,也包括我的青春的《晴天》,反对应试教育让人听后感到热血沸腾的《三年二班》,虽然传唱度不是非常高,但不管是旋律上还是音乐性上都非常牛逼的《同一种调调》和《她的睫毛》,呼吁人们保护自然环境垃圾要分类的《梯田》和彰显民族精神和民族尊严的《双刀》,这专辑的11首歌,都是精品,仅仅是《你听得到》和《爱情悬崖》这两首稍显弱气,这张专辑确实在2003年以及之后的16年里为华语乐坛增色很多。
No.3 《Jay 同名专辑》(2000年11月6日)
量化分8.74
试问,一个刚刚出道的新人的音乐作品,有哪一张,甚至哪一支歌,除令人惊艳的陶喆同名之外,能像这张专辑一样出色?张雨生?张雨生的《天天想你》不是他的全创作专辑,他的巅峰在《卡拉OK·台北·我》、《白色才情》和《口是心非》(在此也弱弱地给这3张专辑打个广告),也就五月天和飞儿可以做到了,然而可惜的是他们是乐队,而不仅仅是独立音乐人,倒是美国的Foo Fighters能做到(不过Foo Fighters当时的唯一成员已经在涅槃乐队干过好些年了)。言归正传,第一首歌《可爱女人》的第一秒,那个Wu~,就已经开启了华语乐坛的新王朝,试问这张专辑,除了那首对我来说比较烂(其实是烂到一言难尽,因为相比别的作品,它太普通了)的《伊斯坦堡》之外,其余九首歌,确实是可以首首都能站到主打歌的地位,就唯独它,看看人家《威廉古堡》,歌名最后一个字同样是堡,你为什么就这么……咳咳,对不起刚才我失态了。总之,第三名的排位,给同名专,确实也有我内心的加成,不过,这张专辑确实为华语乐坛增色不少。
No.4 《七里香》(2004年8月3日)
量化分8.68
和后面要提到的《八度空间》一样,因为前一张专辑太强无敌了,直接导致后一张专辑质量“大不如前”,其实对比杰伦2011年开始的那几张,也足以封为神了,岂止是《我的地盘》被誉为史上最成功商业宣传曲,《七里香》代表一代人的青春,《借口》《搁浅》两首苦情歌的经典,《外婆》对亲情和陪伴的呼吁(还有对金曲奖的狂diss),《将军》的中二之魂,还有《乱舞春秋》八段的副歌和最后鸡排饭里加的一枚的彩蛋,《困兽之斗》的热血沸腾之感,《园游会》最单纯的恋爱的美好,更有《止战之殇》高深莫测的伟大思想,把这一张专辑的思想推向高潮,不吹不黑,这张专辑也只能用一字概括——“神”。25岁的周董还是那么牛逼,他没输,不需要改变!
No.5 《十一月的萧邦》(2005年11月1日)
量化分8.34
“今年迟了一点,但是感觉多了一点——周杰伦。”
周董在05年一反常态,并没有在夏天准时发行自己的新专辑,但是,在11月1日的深秋,《十一月的萧邦》,这一张神专问世之时,我能感受到,嗯,还是杰伦的味道,还是熟悉的配方。这张专辑12首歌里同样也有10首神曲,《夜曲》、《发如雪》、《四面楚歌》、《逆鳞》、《麦芽糖》、《珊瑚海》、《飘移》、《一路向北》,和华丽的《黑色毛衣》,除了《蓝色风暴》和《浪漫手机》略逊一筹,而这两首歌细细听来还是觉得,哎哟,还不错哦,其他全是Godlike般的神曲。
等等,为什么上述提到10首神曲,这里只列出了9首?《枫》呢?《枫》被吃了?
按照我个人的喜好,这张专辑最喜欢的歌不是《夜曲》,不是《珊瑚海》,更不是《一路向北》,正是这首《枫》,不听歌声,只听它的编曲,也非常凄美,然而这首歌,无论是词,曲,编曲,杰伦的歌声,都富有一种萧瑟之美,这首歌,比起前面的Godlike,我觉得,仅仅是从工艺品的角度,都超神了。
No.6 《八度空间》(2002年7月18日)
量化分8.19
和《七里香》一样,由于上一张专辑太强大,于是质量“大不如前”的专辑《八度空间》终于来了。这张专辑,同样,中肯评价,不吹不黑,除了《分裂》(其实这首也不错了),首首都是神乎其神,不过也就是2002开始,周杰伦和没改变,就成了绑在一起的欢喜冤家,提到周杰伦就是没改变,提到没改变,他就是周杰伦。
No.7 《依然范特西》(2006年9月5日)
量化分7.62
周董的前七张专辑也分两个梯队:第一梯队是前六张,这张也已经是第二梯队的专辑了。确实,这张专辑是前七张相对最烂,注意这个“相对”。当然这张专辑,因为有《夜的第七章》、《千里之外》、《本草纲目》、《听妈妈的话》、《菊花台》和一首很有音乐性的《迷迭香》作为支撑,这张专仍然非常不错,不足之处,大概也就在于不太火的《心雨》太不火了,旋律也不太好听(扒谱听了下编曲,有些稀碎,不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还有,我可没提白色风车啊,这首歌是好听且中庸的那种,我也挺喜欢的,因为中庸不是错,中庸不是错啊,中庸代表成熟,中庸代表稳健,中庸就是不好不差,未来可期,平庸才是错,就像我喜欢这张专辑的《退后》,一样好听,一样中庸。
No.8 《跨时代》(2010年5月18日)
量化分7.23
暌违一年七个月,2009一整年的消失,更经历了地震后来自周杰伦黑粉流言蜚语的狂轰滥炸,周杰伦终于发行了他的第10张个人专辑《跨时代》,专辑很好,可我为它感到可惜,因为它发行于周杰伦被众人诟病的2010年,导致它毁誉参半,而且这其中有些歌曲还被网络平台封禁了一段时间,于是,这张专辑的整体传唱度就不高了,甚至,《嘻哈空姐》和《我落泪情绪零碎》鲜为人知。如果不是这些原因,这张专辑,可能超越依然范特西,成为第七名,因为这张专辑,也是2007周杰伦创立杰威尔养老公司开始,周董唯一一次也是目前最后一次重回巅峰。
这张专辑的《跨时代》、《免费教学录影带》、《好久不见》、《嘻哈空姐》、《爱的飞行日记》、《自导自演》这几首歌,我都不相信它们来自12年前。所以周杰伦中后期的专辑,我还是最喜欢这张。
No.9 《我很忙》(2007年11月2日)
量化分6.61
这是周董自立门户后的第一张专辑,算是周杰伦创作生涯的分水岭,很多粉丝当时也因这张专辑脱粉,加入杰迷大军的也不在少数,可以说人们对这张专辑褒贬不一。我对这张专辑还是比较有好感的,尤其前7首歌,对我来说,俩字,好听,但是我也为没人吹《无双》感到比较可惜,为《无双》打抱不平。然而,后三首歌,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比较敷衍了事的现象,尤其是这首《我很忙》里个人认为最耻辱的这一首《扯》,就算这之后罗志祥的多人运动再热议,任国超的表演再搞笑,也带不火这一首。的确,周董2007这一年,很忙,要拍新电影,成立新公司当老板,有点无暇顾及音乐了,这也情有可原,但是,这张专辑的精华,对我来说确实是在“而我心碎你受罪你的美,我不配”之后,就都结束了。《最长的电影》确实也很好,但也是越听越淡,最后只能给我留下一个“这首歌很难唱”的刻板印象,这首歌,相较于前期其他周杰伦的情歌,也没什么绝对的亮点。
No.10 《魔杰座》(2008年10月14日)&《周杰伦的床边故事》(2016年6月24日)
量化分6.08
这两张专辑,在我心中,并列第十名的原因是,整体制作都很精良,可还是有一两首听感不太好的歌曲存在,比如魔杰座的《蛇舞》和床边故事的《英雄》,什么击杀,双杀,三杀,Penta Kill,说爱我,爱不爱我,作为狗吧(老jay迷吧)11级成员,听着都觉得比较沙雕,当然这两张专辑整体不差,就算把《蛇舞》和《英雄》这两首歌安插其中,整体上听着也不很别扭,不是很扎耳,除了新元素依然存在,还有用烂的4536251和弦苦情歌。(手动滑稽)而且,魔杰座因为《稻香》有很大的社会反响,床边故事的告白气球名声大噪,也是这两张专辑一定的加分项。特别是《魔杰座》,中规中矩,褒贬不一,而《周杰伦的床边故事》,是从小11开始最好的一张专辑,虽然还是够不着前八和第十张,但水准有了很大的回升。
No.12 《哎呦,不错哦》(2014年12月26日)
量化分5.41
2014年底,阔别华语乐坛两年的周杰伦发行了第13张个人专辑也是首张数字专辑《哎哟,不错哦》,当初我首先看这个专辑的名字就感到满屏的尴尬,虽然歌曲质量相比上一张《十二新作》相对有略微的回升。但是,11离12时隔一年,12离13时隔两年,从某种意义上讲,13无论是质量还是诚意,都有明显不足。我本人也是越听越腻,只是在有些时候会从这张专辑12首里挑出一首比较喜欢的歌循环一下了。这张专辑的缺陷,对我来说就是后期制作不精致,因为歌曲的混音和编曲太差导致听感下降。不知道周杰伦这两年是不是在忙结婚和惊天魔盗团。12首歌整体的词曲都比较好,但个别歌曲的词曲(没错我说的就是《我要夏天》),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太尬了。再说,35岁的年纪,高强度的录制和巡演,让他的音色大大透支,高音显得也很吃力了,所以这张专辑的总体评价也就相对较差了,要知道,这张专辑要是放在2004年,周董就会觉得这些就是不及格的音乐。
里面掀起一些大波澜的歌,按我喜好从最不喜欢到最喜欢排应该是《算什么男人》、《我要夏天》、《一口气全念对》、《听见下雨的声音》、《手写的从前》(前两者我不喜欢,一口气就just so so,后两者我心头好)。而这张专辑我最喜欢的,虽然传唱度不高,但是听感最舒服的,是它的第11首《美人鱼》,我认为这是后期无论词曲还是制作都最精致的一首歌,而且至少有他早期的一点味道在,在我心中甚至能与《爱在西元前》齐名,至今觉得虽然晚了十年,但是比JJ的那首美人鱼还要好听,而且初听就觉得好听,越听越好听!
No.13 《十二新作》(2012年12月28日)
量化分4.59
为什么这张专辑能击败《惊叹号》站上第十三名的位置?就是因为我个人对十二新作里几首歌曲的偏爱(比如说《明明就》、《比较大的大提琴》、把歌名改成《时差》显得更好且使昔日地理课代表的我赞不绝口的地理+情歌元素的《爱你没差》、《大笨钟》、《哪里都是你》、《乌克丽丽》)。不过,这张专辑整体来说,还是太过于平庸,有部分老杰迷把这张专归为最差,也是觉得这张专辑太过于保守而没有更进一步的突破,也不是没有道理的。不过大家要知道,2012年那时候,歌迷对周董要出新专的反应,是这样的:
“周杰伦又要出新专辑啦?还是一年一专,可别像去年的《惊叹号》那样,吓死人了。咱不求什么以父夜七止战那样的神作,只求能有几首歌曲听着像你的歌吧。”
于是这张为《惊叹号》的失败而挽尊的作品《十二新作》也就因此诞生了。12的很多歌曲,都是周董后期做得最精致的了,更是相比嘈杂粗糙的!!(两个惊叹号组成数字11,惊不惊喜,意不意外),精致多了。歌曲传唱度也回升了,十二新作没传唱?Excuse me?当年《明明就》、《公公偏头痛》、《红尘客栈》都很火的好吗?这张专辑也帮助周董挽回了他的一些人气,不过,听感不好的歌曲还是有的,比如狗吧公认三巨头——手语傻笑梦想启动,也和扯铃怎么了皮影戏齐名,也导致这张专辑整体非常平淡。
No.14 《惊叹号》(2011年11月11日)
量化分3.94
OK,OK,终于到这张专辑了。
周董自2003年叶惠美之后最具个人突破性的一张专辑,也是突破失败的一张专辑。
惊叹号这张专辑的问世之初,那一句“哇靠”,已经不知道吓跑了多少歌迷了。部分杰迷认为这张专辑是神专,我觉得也不无道理,因为21世纪第二个10年之初,autotune的形式并没有多少人乐意去做,但这似乎是个不错的方向,周杰伦确实身先士卒去尝试了这样的形式,不可否认的是在五年后的2016年,电音也终于火了起来,这确实是称之神专的一个非常合情合理的原因。
但是,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这张专辑的主要扣分点在哪里?毫无疑问,是旋律和歌词,创新度和突破性确实值得赞扬,确实可以洗白这张专辑,但是旋律性的极度缺失和歌词水准问题确是一个不可抹去,无法改变的大扣分项。专辑确实是有几首旋律抓耳的歌曲,但也只有这么多首——《琴伤》、《世界未末日》、《迷魂曲》和《超跑女神》。别问我为什么没有《麦麦》,因为《麦麦》在当时的水准,个人认为也只是平庸(平庸和中庸可不是一个概念)。因此这张专辑的扣分项直接导致了我2011年最喜欢的华语专辑是《苏格拉没有底》。
在此我也重点批评一下《皮影戏》的歌词,什么“哇嘞点点点点点点点”,“让你妈妈扭一下”,“大声点我听不见”,“哥说的不是吃的虾味先”,足以跟“荧光棒,仙女棒,管你还有什么棒都一起摇摆”比肩了。
周董确实在《惊叹号》力求突破,但是,这张专辑,用力过猛,导致翻车,而且突了没破,直接导致!!掰弯了变成??的局面。周董确实想在新专里玩音乐,力求突破,但是,2011年的周先生,他彻底玩脱了。但也是2011年之后,周董的专辑质量又开始单调递增。
最后,期待小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