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成立背景?
拼多多作为一家起步晚的电商平台,最近因为售价问题饱受争议。拼多多的购物宗旨是旨在凝聚更多人的力量,用更低的价格买到更好的东西。从这点来看,他的创始人黄峥提出的想法并没有问题。拼多多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2002年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2004年获得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计算机硕士学位,随后加入美国谷歌。2006年回国,参与谷歌中国办公室的创立。2007年从谷歌离职创业,先后创立电商代运营公司和游戏公司。2015年4月创立拼好货,开创社交电商新模式。2016年9月,拼好货、拼多多宣布合并,黄峥担任新公司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从黄峥的个人简历里可以看出,他是一个非常有学历、有能力的人。而且,在网上搜索来看,黄峥的人脉也非常丰富,包括丁磊、段永平、孙彤宇、王卫、马化腾等人都和他关系不浅。这些人给他提供了人脉和财力,造就了今天的拼多多。
一、社交电商初试水,拼好货大获成功品多多成立于2015年。当时国内电商已经是一片红海,阿里、JD.COM、苏宁等几家巨头势头迅猛。此时进入电商轨道,仿佛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不是明智之举。然而,黄征有他自己的考虑,在这座独木桥上采取了不同的方法,并看中了社交电子商务。二、拼多多的上市之路,只花了3年眼看着拼好货如日中天,游戏公司的CEO坐不住了,向黄峥提出将拼单模式做成平台。三、杀出电商红海,拼多多的成功之道能够在阿里和京东的夹缝中生存下来,并且长成参天大树,拼多多一定有它的过人之处。可以说,拼多多下得最好的一步棋就是找到了市场定位——主打性价比。
拼多多? 是一种什么样的企业文化,价值观点和经济引导? 拼多多简介
简介拼多多
拼多多成立于2015年9月,是一家专注于C2B拼团的第三方社交电商平台,用户通过发起和朋友、家人、邻居等的拼团,可以以更低的价格,拼团购买优质商品,其中,通过沟通分享形成的社交理念,形成了拼多多独特的新社交电商思维。拼多多是第三方的、全品类的社交电商平台,上一代的电商是想要买某个具体东西的时候去搜,拼多多更多时候是非目的性购物,就像你在逛一个Shopping mall(大型购物中心),你去的时候没有明确目的,走到那边感觉非常有意思就买下来了。是集合了微信的交流功能与淘宝的购物功能于一体的一款新式APP。开发制造商黄峥,是拼多多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而拼多多是他第三、第四次的创业项目,整个拼多多的时间并不长,现在才两年多的时间,他们用一年时间就已经有过亿的付费用户,现在有了过两亿的付费用户,用户的增长速度,持续增长的态势超过了很多人的预期,包括创始团队的预期。
(注解:C2B(Customer to Business,即消费者到企业),是互联网经济时代新的商业模式。这一模式改变了原有生产者(企业和机构)和消费者的关系,是一种消费者贡献价值(Create Value), 企业和机构消费价值(CustomerValue)。C2B模式和我们熟知的供需模式(DSM, Demand Supply Model)恰恰相反
真正的C2B 应该先有消费者需求产生而后有企业生产,即先有消费者提出需求,后有生产企业按需求组织生产。通常情况为消费者根据自身需求定制产品和价格,或主动参与产品设计、生产和定价,产品、价格等彰显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生产企业进行定制化生产。
C2B的核心是以消费者为中心,消费者当家做主。站在我们平时作为消费者的角度看。C2B产品应该具有以下特征:第一:相同生产厂家的相同型号的产品无论通过什么终端渠道购买价格都一样,也就是全国人民一个价,渠道不掌握定价权(消费者平等);第二:C2B产品价格组成结构合理(拒绝暴利);第三:渠道透明(O2O模式拒绝山寨);第四:供应链透明(品牌共享)。)
商业模式
拼多多的用户类型大体可分为三类,一类主动发起团购的团长;一类收到邀请的参团人员;另外一类是平台商家,经过深度体验拼多多得到最终以下业务逻辑及产品功能结构图:
图中明显可以看出在拼多多购物的指向最后都是拼多多。也即是说,拼多多只是作为一个购物平台,作用即是链接用户与商家。拼多多的商业模式说简单也并不复杂,就是一种网上团购的模式,以团购价来购买某件商品。比如一件衣服正价58元,通过拼团只要39元就可以购买。用户可以将拼团的商品链接发给好友,如果拼团不成功,那么就会退货。我们看到许多人会在朋友圈,各个微信群发带有拼多多团购的链接,通过社交网络实现了一次裂变。撇开拼多多平台上的产品质量这一点,单独瞅瞅它的商业模式和营销套路,就已是电商前沿。
目标用户精准
短短两年时间,拼多多剑走偏锋,瞄准了被某宝、某东 " 轻视 " 的三、四、五线城市人群,以低价大量拉取用户。拼多多很容易看到这样的商品:1元的纸巾,7.7元10条的内裤,8.8元的加绒打底裤,44元的冬季羽绒服……这样的超低价使得很多对拼团敏感的人参与进来。除了无牌、山寨产品,其实拼多多也在卖一些我们耳熟能详的正牌货。比如安慕希酸奶,不管便宜多少,我拼多多就是要比你天猫便宜!也可能正是这 5 块钱的差价,给拼多多不知道挣了多少用户。一样的东西,拼多多 "亏死 " 都要比其他平台便宜,毕竟,在商人的眼里,从来都是 " 有钱人的钱更好赚 ",所以阿里开始专注天猫,京东搞起了会员Plus,三、四线城市的人总是最后一波受到重视的。这时候拼多多横空出世,照顾了从来得不到足够满足的那部分人,试问他们会不心动?
都看到这了,双击点个赞可好!!千万别说下次一定!!我不信~~
投资调研发现,拼多多上有三类典型人群:
1、从没有过网购经验的人群;
2、知道京东、淘宝也在淘宝消费过,但未形成购买习惯的人群;
3、淘宝、京东满足不了的人群。
其实现在市场上无论天猫还是京东,满足的都是还算追求品质的那批人,但从没有人关注 " 能用就行 " 这批用户,拼多多做到了。长尾理论,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长尾理论说的是,众多小市场汇聚成,可产生与主流相匹敌的市场能量。